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石化要闻
 

扬子石化乙烯高附加值产品收率创历史新高

2020-10-28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数据显示,9月份扬子石乙烯联合装置高附加值产品收率达63.04%,较8月份提高0.83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1.01个百分点,创历史最好水平。

今年以来,扬子石化全力克服疫情影响,以“百日攻坚创效”“持续攻坚创效”为动力,精心组织乙烯联合装置高负荷安全稳定长周期生产,持续优化装置运行,装置绩效指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特别是9月份乙烯高附加值产品收率创历史新高。

扬子石化通过持续改善乙烯裂解原料结构和品质、优化裂解炉运行方式、深入推进节能减排、深化改进综合管理等措施,着力提高乙烯联合装置运营水平,实现了乙烯产量、装置绩效和工厂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在装置优化运行上,扬子烯烃厂与公司生产调度部、计划经营部等部室及上下游生产厂加强协调,持续优化乙烯裂解原料结构和品质,用好用足富乙烯气、吸附石脑油、加氢裂化尾油、液化气等裂解性能好、乙烯产量和收率高的优质裂解原料,并做好裂解炉运行方式优化调整。与此同时,该厂适时调整裂解深度和汽烃比,调控好裂解炉投料总量、单炉投料量、液相和气相物料投入配比以及裂解气量,有效提升了单台裂解炉的负荷率,降低了裂解炉燃料气消耗,最大程度减少了火炬排放,确保了乙烯联合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

在此基础上,烯烃厂每月进行乙烯绩效指标分析,与上月比、与历史同期比、与集团公司兄弟企业同行比,对标先进,查找差距,剖析原因,分析不足,及时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

今年以来,为切实解决乙烯联合装置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深挖装置潜能,乙烯联合装置成立了以党员骨干为组长,涵盖HSE绩效、装置平稳运行、高附加值产品收率、蒸汽优化、加工损失率、设备耐用度、计量、加热炉运行优化等各个方面的技术攻关团队,岗位员工尤其是青年骨干、党员积极参加攻关活动,团队每月召开乙烯绩效提升专题会,围绕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研判问题,深挖原因,落实攻关具体措施,持续推动装置绩效水平提升。

乙烯高附加值产品收率是乙烯联合装置关键绩效指标之一。烯烃厂每月利用原料优化模型进行测算,评价原料变化对乙烯高附加值产品收率的影响,及时对裂解原料品质及投入量进行调整。该厂利用裂解原料近红外分析系统和裂解深度实时优化系统,调控好裂解炉出口温度,使不同原料在不同炉型上得到最佳温度控制,同时,对火炬气进行定期采样分析,对火炬气中的高附加值物料含量变化情况进行日常监测,及时排查并消除泄漏点,将高附加值产品损失控制在设计范围内。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乙烯高附加值产品收率稳步提升,9月份达63.04%,创历史最好水平。

(陶炎 周宁生)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集团公司加快推进鄂南油难动用储量效益开发
· 巴陵石化优化经营运作助推持续攻坚创效
· 润滑油公司与河南石油携手打造润滑油业务
· 硫酸烷基化绿色处理技术在上海石化应用
· 马5井再获高产工业气流
· 上海石化全力以赴迎接进博会
· 胜利油田单元目标化管理助海上开发提质增效
· 天津LNG外输管道乙烯支线全面投产工作
   图片新闻
沙特SINO-19队安全生产十周年 华北采气:学习《华为工作法》,储备卓越管理智慧
中石化壳牌举办第六届职工技能比武大赛 确保秋收秋耕村民用油
   高层动态
· 张玉卓到炼化工程集团调研
· 张玉卓拜会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省长王宁
· 张玉卓与彭华岗就履行央企责任进行交流
· 马永生到国勘公司调研
   行业·国际
· 世界银行预测明年平均油价将为44美元
· 北美石油公司破产债务创历史新高
· 澳大利亚将加快风能和太阳能项目进程
· 日本将利用风能及电池储存实现碳中和目标
· 陶氏化学三季度收窄跌幅 销售额下降10%
· 桑托斯三季度石油产量创新高
· 美国天然气价格跃升至20个月高点
· 伍德赛德三季度收入大幅下滑
   行业·国内
· 他们怎么为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 汽车消费升级日趋明显 新能源汽车迅速回暖
· 能源扶贫释放多重红利 农村用能方式深刻变革
· 能源局细化举措助推乡村振兴
· 能源绿色转型加快 清洁能源发展跨越重大关口
· 引导海洋产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
· 动力电池产业迎来发展机遇期
· 新疆油田玛18区块累计产油破200万吨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