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石化要闻
 

中韩石化:守护一江碧水 添彩生态文明

2020-11-12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公司炼油和乙烯片区均实现安全、环保、准点、经济停工目标,厂界大气、外排废水全面达标。”10月下旬,中韩石化2020年大检修首战告捷。

  此次时隔四年半的全公司大修停工,公司制定更严格的环保管控措施。过去,化学清洗水指标“难看”的去储罐,“指标好”的去污水处理场。现在化学清洗水一律收集到事先腾空的储罐,待检修后处理,避免冲击污水处理场。

  这是中韩石化始终坚守绿色发展理念, 用实际行动做保护长江生态典范的一个缩影。

  作为沿江央企,中韩石化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时的重托,始终对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心存敬畏和感恩,自觉担起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主体责任,坚决响应并有所作为。

  “十二五”期间,武汉石化(中韩石化前身)年炼油加工能力从500万吨增加到800万吨,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连年大幅下降,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排放量比“十一五”末分别下降17%、67%和79%,实现增产减污。公司是武汉市提前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考核指标的20家示范企业之一,连续获得武汉市清洁生产企业称号。

  武汉乙烯建设环保设施投入金额达14亿元,是项目除主体设备外最大的投资。投产5年来,各项环保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企业又投入3.6亿元,建成环保项目41个。五年来,武汉乙烯“三废”实现超低排放,其实测数据提前国家标准五年,部分指标优于该标准一倍。

  身处长江边,武汉石化护水更惜水。

  建厂以来,武汉石化始终保持外排废水合格率100%。为保护母亲河,在“十三五”期间,武汉石化新上了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实际执行的环保标准比国家标准更为严苛。以外排废水指标中的化学需氧量为例,国家标准为每升不超过60毫克,武汉石化的内控指标为每升不超过40毫克,全年平均值可达到每升30毫克左右。

  减排的同时,武汉石化大力开展污水回用工作,2014~2017年,累计回用污水636.9万吨,节约的新鲜水相当于5.3万个三口之家一年的用水量。该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家海说:“保护长江就要为长江减负,企业要想方设法做到少索取、少排放。”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调研长江经济带,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中韩石化以此为指南,努力做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典范,成为保护长江生态的标杆企业。

  2018年,该公司率先实施绿色企业行动计划,不断扩大污水回用量,始终保持外排废水合格率100%。四大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连年大幅下降,提前完成了“十三五”节能减排考核指标。

  2019年4月2日,湖北省及武汉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向中韩石化授牌,确定中韩石化为“武汉市生态环境教育公众开放示范基地”,当天公司第100期公众开放活动中,省市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相关负责人、环保人士及媒体记者50余人在中韩石化固体码头处,向长江投放了包括国宝中华鲟在内的2万尾原种鱼苗,助力修复长江渔业资源和长江生态。

  2020年6月5日,在第49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中韩石化青年志愿者来到长江阳逻段乙烯取水口沿岸,开展垃圾清理公益活动。当天,环保志愿者们分类处理60余袋近300斤垃圾,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

  9月9日,中韩石化发布2020度社会责任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至2020年度,中韩石化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赢疫情防控和疫后生产恢复两场战役,安全、环保、企业发展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公司近五年环保投入20亿元,实现增产减污,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连年削减(2014年到2019年,炼油COD总量削减38.9%,氨氮削减92.4%,二氧化硫削减94.3%,氮氧化物削减65.9%),污染物浓度远优于国家排放标准。

  公司坚持绿色生产,强化源头管控,加强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实现外排污染物总量和浓度的双降。根据生产装置污水排放规律、排放量及污染物浓度情况,选取重点装置污水排口新增多套在线监测仪,加强上游管控。

  2020年,中韩石化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全力推进环保项目实施。废碱氧化提质提效、清净废水增加适度处理、污泥干化、厂界增设VOC在线监测等项目相继建成投用,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绿色发展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减排,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强度。其中,“废碱氧化提质提效的改造”项目于5月投运,使化工污水总排口COD浓度稳定在40毫克/升以下,年COD减排量约25吨。

  目前,公司正通过建设达标污水回用项目及污水Ⅳ类标准排放项目,到2023年,与2019年相比预计可实现减少污水排放量151万吨、减少COD排放量30吨,减少氨氮排放量0.576吨。

  (何俊 刘荣艳)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石炼:聚焦生产重点任务 冲刺全年生产目标
· 贵州石油:非油基础品销售实现显著增幅
· 四建公司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扬子石化工业用丁二烯通过国家质量抽检
· 镇海炼化乙烯裂解炉投用自动烧焦程序
· 重庆市危化救援队业务培训在川维化工开训
· 化销华南加强财务管理实现资金创效超亿元
· 河北石油与中国燃气开展深度合作
   图片新闻
南京工程古雷EO/EG项目压缩机厂房屋面封顶完成 全民关注消防,生命安全至上
元坝应急救援中心在“119”消防宣传日开展消防应急演练 宜昌石油:开展“理论+实战”消防技能比赛
   高层动态
· 张玉卓到公司昌平科研中心调研
· 张玉卓到公司驻沪部分企业调研
· 马永生与美国艾斯本技术公司总裁举行视频会议
· 赵东到驻武汉企业调研并慰问抗疫先进代表
   行业·国际
· 需求减少导致液化天然气项目FID延迟
· 未来2到3年内全球石油需求将恢复到1亿桶/天
· 沙特阿美确认三季度再支付188亿美元股息
· 阿布扎比国际石油天然气展览会开幕
· 康菲石油推进天然气液化工艺
· 洲际交易所将在明年3月重新推出穆尔班期货交易
· 圭亚那将最后敲定卡塔尔石油公司进入海上区块
· 卡塔尔与新加坡的天然气协议关注碳排放
   行业·国内
· 中国将积极拓展油气领域开放新空间
· 超八成煤炭消费实现清洁高效利用
· 中国石油首个碳中和林揭牌
· 中国海油合成氨长周期运行创全国纪录
· 天然气市场:在“新格局”下拓展生存空间
· 合作创新推动国际油气贸易新发展
· 我国煤化工再添科技“神器”
· 可再生能源供暖市场寒意浓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