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1-18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创新现代物资供应 构建高效物流体系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近年来,上海石化不断创新采购管理,全面践行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性价比最优“绿色”采购理念;不断构建高效物流体系,推进大数据应用与智能仓储、智能物流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大力推进绿色采购 致力打造现代供应链 建立绿色物资采购目录。该公司物资采购中心依据年度物资采购策略清册,建立绿色物资采购目录,截至目前已梳理绿色采购物资331项。对目录内物资,在采购预案、评标办法、供应商资格审查标准和合同文本等环节体现绿色采购具体要求。譬如采购烷基化项目镍基合金阀门,在供应商资格审查中明确阀门填料必须满足低逸散环保要求。 推广先进环保技术产品。跟踪绿色新技术、新工艺,优先采购通过环境标准产品认证、节能产品认证或者使用先进环保技术生产的产品,如采用太阳能供电的VOCs(挥发性有机物)网格化在线监测项目分析仪、使用惰性气体保护工艺代替废酸处理的无缝钢管、采用碳纤维材质叶片的空冷器风机等。同时,组织泡沫玻璃、水性涂料等环保材料推广会,引导需求单位使用绿色产品。 推进“全生命周期总成本最低”招标。对工艺技术要求高、运行环境苛刻、有节能优势的设备物资(如制冷设备、风机、循环水泵、压缩机等),在设备价格基础上,增设“备件消耗价”“运行能耗价”等权重项,从全生命周期总成本最低角度开展综合评标,累计成功采购高效节能离心泵17台、高能效冷冻机1台。 推进包装绿色化、减量化。累计对近百种外购化工料进行包装改造,其中,甲酯、酸碱等大宗化工料全部实现管道、槽车供应;柴油抗磨剂、油浆阻垢剂等20个品种实现槽车供应;金属钝化剂、黄油抑制剂等57个品种由小桶改为大桶,并推吨桶重复利用;对二氯乙烷、除臭剂等11个品种实现供应商回用。2020年,实施萃取防焦剂和二氧化硫脲的绿色包装改造,累计减少各类包装桶5万个。 该公司推进绿色采购,取得绿色效益的同时,也提升了经济效益。使用高效能电机降低能耗成本,年节约电费 800万元;近 3年,采购绿色产品获取政策退税总计815万元。 创新打造智能仓库 构建高效物流体系 该公司智能仓储项目于今年7月10日上线试运行,14台自动导引运输机器人(AGV)“上岗”。智能仓库建成投用后,公司库存能力提升3倍,效率提升60%,人工减少六成,大幅提高了运行效率,预计3~4年可收回项目投资成本。 在智能仓储系统引导下,AGV机器人智能选择最优路径,举升、搬运货物和货架,改变了传统仓储管理模式。入库时,依照物资规格大小,自动搬运空余货架;按照物资使用频次,智能分布货架位置,打破原有的“分区分类”物资存储模式。出库时,自动定位货物所在货架,由AGV机器人搬运至操作台,将传统“人找货”变为“货找人”模式。 改造传统库房,为应用 AGV机器人奠定了基础。仓库改造后,共建成 6600个货位,可存放各类外形尺寸在 1米×1米×1.5米以内,单件重量在 1吨以内的非化工类物资,改造了“专库专储”的传统模式,提升了库房使用效率。 升级仓储系统,是构建智能供应链的关键。建立智能仓储系统,可通过 AI算法调配 AGV机器人,管理货架和库位,同时记录AGV机器人的每一次搬运和移动数据,借助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进行分析优化。建立 I-WMS系统(上海石化智能物资管理系统),向供应商和需求部门开放,发货时,供应商登陆系统打印标签,粘贴到货物上,供入库时扫描信息。领料时,需求单位打印带有条码的领料单,扫码后由AGV机器人搬运货架,可实现自助领料。 最终,通过将智能仓储系统与 IWMS系统、ERP系统相互集成联通,互联共享推动消除信息孤岛,共同构筑起智能供应链。 今年7月,IWMS系统二期、智能仓储系统同步上线,项目物资计划实现全流程线上管控,当项目费用不足时不允许下达物资采购需求;对重点物资实行全过程线上跟踪,实现需求、采购、物流、仓储、领用的全流程供应链业务贯通,有效提升了物资采购管理水平。 (代睿淑 姜莹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