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2-08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青春,不止于年龄,更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积极乐观、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如果能把青春的能量带到日常的工作岗位中,让每天的工作充满活力,就会源源不断找到平凡岗位中的“闪光点”,为企业创新创效。 青春,要做善于发现的有心人。创新创效要从身边的日常工作做起,善于利用手头的资源,把平凡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经常有人抱怨条件不允许,资源不对等。可是你看那些在钢丝上跳舞的人,虽然只有一根钢丝,依然可以惊艳众人。其实,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是创新创效的引擎发动机。所有的发明创造,都需要启动自身的内驱力,时刻保持创新意识,把细节做好,把日常工作做到极致。 青春,就要乘风破浪,有敢于承担风险的勇气。创新创效,就需要变革。墨守成规,没有风险的事情其实是没有创新可言的。创新不仅要乐于改变,还要善于改变。一个人无论跑多快,都比不过汽车,赛不过飞机。当新技术出现时,要接纳,要尝试,即使有失败的风险也要敢于试错。失败了,先不必找外援,而是想一想,如果必须自己解决,我要怎么做?探索问题背后的逻辑,启动自身的能源库来查阅资料,向人请教,尽力扭转局面。 青春,要多学多看,不断拉高眼界。人类从双脚丈量大地,到运用车舟运输,到互联网、手机通信,正是在一步步扩大视野。文科生必须要学习点理科知识,理科生一定要看些文科书籍,只有思维碰撞,才会擦出火花,思维才不会局限。如果你看不清局面,一定是因为站得不够高。有了更高的视野,就会发现,很多事情,是有内在联系的。所以不要急于奔跑,而是应该拉高眼界,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看见关键处和着力点。像在天空中伺机窥探的老鹰一样,一出手,就能抓到猎物。 青春,让一切灵活可变而充满弹性。2020年,带给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变动。疫情、工作、生活,哪有绝对的安全地带?我所在的项目人员流动大,有些员工的岗位也在不断变化。工程开始做资料;后来做大数据工作;随着工程进入尾声,又需要学习文案和拍摄技巧。青春就是可咸可甜,喜欢变化,乐在其中。就像《海上钢琴师》的主人公在大风大浪中依然充满热情,用有限的琴键弹出了无限的乐章。 (王丽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