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2-11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说起中国石化,岳西人人夸;扶贫三十载,老区变化大;修桥又修路,深山变通达;建校助学子,情暖山里娃;扶持老百姓,种果又种茶;……”在岳西总能听到这样顺口溜,再现了中国石化的扶贫历程和老区人民的感恩之心。 12月10日,由中国石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青年报主办,安徽石油和中国交通广播承办的“中国石化·爱心优选”公益直播活动走进安徽岳西,寻访爱心优品,讲述大别山里的扶贫故事,活动实现在线观看人数达176万人。 安徽岳西县受历史、区位、资源等因素影响,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从2002年开始,中国石化总部定点帮扶岳西县,带动当地群众种植桑枝木耳、开办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茶园、建蔬菜基地等绿色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2018年6月,岳西县正式退出国家重点贫困县的行列。 本次直播活动联合了多家国内知名媒体单位,在中国石化快手、中国青年报社APP 、央视频、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交通广播94.8和安徽石油微信小程序等多个媒体平台,采取多个联动方式,追寻大别山深处扶贫印记,聆听当地百姓脱贫故事,见证和感受贫困村脱贫新貌,进一步了解中国石化通过网络优势,利用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实现消费扶贫、产业扶贫和精准扶贫,帮助贫困地区开拓市场,提升扶贫产品价值,助力脱贫攻坚的历程。 在中国交通广播电台直播现场,网友们在线上作为“中国石化·爱心优选”扶贫公益直播活动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与岳西县副县长艾中华和安徽石油党群工作部部长李家柱一起从不同角度见证了岳西扶贫背后的点点滴滴,以及中国石化岳西扶贫历程中感人事迹。 在岳西县关河村桑枝木耳养殖基地直播现场,岳西县来榜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晓燕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介绍当地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和就业扶贫等成果,带领广大网友走进扶贫企业思远公司,熟悉公司情况,以及与中国石化的情谊;来榜镇关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松带领网友走进扶贫企业桑枝木耳厂区,了解桑植木耳种植工艺,以及桑植木耳的原材料来源和变废为宝的过程。 在中国青年报APP直播现场,主持人带领大家走入田间地头,与农户热情攀谈,展示扶贫之后岳西人民的新面貌。 在安徽石油直播间,主播在加油站现场为大家展示了岳西岳西翠兰(绿茶)、桑枝木耳、油茶籽油、蜂巢蜜等12种特色扶贫产品,以及安徽石油定点帮扶点岳西县魏岭乡村魏岭村扶贫中感人的故事。诱人的土特产品,爱心扶贫产品特惠抢购和直播间抽奖活动,吸引网友们纷纷献出爱心,下单购买心仪商品。 长期以来,中国石化始终坚持“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聚焦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等工作。从1988年开始,先后承担西藏、青海、江西、安徽、湖南、甘肃、新疆等7地12县的扶贫开发任务,累计投入资金24亿元。在安徽岳西县,从2002年开始,中国石化总部定点帮扶岳西县,截至2020年9月,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04亿元,共派出扶贫挂职干部14批15人,实施扶贫项目153个,带动当地群众种植桑枝木耳、开办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茶园、建蔬菜基地……产业扶贫使得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通过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帮助当地群众实现了致富山水间的梦想。2018年6月,岳西县正式退出国家重点贫困县的行列,成为安徽省首个摘帽的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张绪东 石玉芳 张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