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2-17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保护知识产权,为企业营造有利于减负提效、创新驱动的知识产权环境,也就为企业员工提供了更加公平、正义的工作环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励创新的基本手段。构建与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相匹配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系的同时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重中之重是发挥好各类创新平台作用,集中打造一批资源高度集中、特色优势突出、辐射带动效应强劲的创新之“巢”,是实现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高效益知识产权运用和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在需求。 为破解知识产权管理体制上存在的多头分散管理、效能不高等问题,建立“全门类、一站式、全链条”的高质量知识产权综合服务,打造知识产权综合创新服务改革的“样板工程”,以创新的方式保护创新,努力在产教融合制度和模式创新上形成引领和示范效应,持续破解科技成果就地、就近转化难题,让各类人才进入各自的主阵地、主战场,让知识产权保护由分散管理向综合治理转变,最大限度释放知识产权活力。 知识产权是人才创新智力成果最科学、最完整、最核心的体现,只有切实保护好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才能真正激发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实实在在解决好制约科创人才引进、流动、评价、激励的机制问题,努力实现既留才用才又吸才引才,既能让“引进来”的技术转移者吃下定心丸,也会让“走出去”的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这样一来不仅能增强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也能更好地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由此可见,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促进技术迭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设施”,也是培育创新和开放思维的文化土壤。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要以创新手段保护创新,摸着石头过河,更要顶层设计引领,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积极探索新机制、新办法、新途径,为创新创业保驾护航,为公平正义提档加速。(陈荣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