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2-17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近日,某单位动火监护人员在一项施工作业动火作业即将结束,匆匆赶往下一个施工点执行看火任务时,让隐患钻了安全空档,造成运行中的机泵憋压,险些酿成装置停工的严重后果。究其原因就是忽视了安全“空档”。 当前,正是攻坚创效、冲刺年度目标的关键时期,要保持并扩大创效成果,就必须警惕安全“空档”,切实让安全为攻坚创效成果保驾护航。 警惕安全“空档”,就要绷紧安全弦。安全“空档”常常存在于两项工作的交接期,有时候吃个饭,洗个手的功夫,隐患就找上门了。因此要把安全作为第一仗、第一责,严控监护作业、值班管理、一线操作的交接班期间风险,交班的人晚一点走,确保安全提示交接到位,走接班的人早一点来,提前熟悉情况,不让隐患钻空子。此外,还要注意周末、节假日、夜晚等思想懈怠“空档”期的安全生产。 警惕安全“空档”,就要主动向隐患开刀。要全面彻底识别、排查安全风险,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的隐患排查,重点做好“空档”期安全风险的全面识别,做到“零漏洞”“无死角”“全覆盖”。可以借助风险台账、风险“四色图”,强化员工安全风险意识,做好风险防范的应急管理和准备。 警惕安全“空档”,就要强化监督考核。针对安全“空档”期进行专项检查整治,建立健全“空档”期的安全监督制度,并运用好考核指挥棒,激发全员排查“空档”期安全风险的热情,严控安全风险,消除安全隐患。(邓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