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石化要闻
 

老油田的“胜利”密码

2020-12-28     来源:中国石化报
石化新闻

黄河奔涌入海之地,胜利油田巍然屹立。

1961年发现至今,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已累计产油近12.5亿吨,占全国同期陆上原油产量五分之一。尽管勘探开发之难世界公认、体制转型之痛侵髓彻骨、外闯市场之路荆棘遍布,但恰如九曲蜿蜒挡不住大河浩荡入海,老油田高质量发展的“胜利”密码,为深化国企改革提供了镜鉴。

科技创新:“老油田不老”的青春密码

被誉为“石油地质大观园”的胜利油田,勘探开发之难世界公认。在东部老油区,油藏类型复杂,被喻为“一个摔碎的盘子,又被踢了一脚,七零八落”。近60年中,东部3.6万平方公里的地界上部署完钻7000多口探井,几乎打成了“马蜂窝”。

油田西部探区以准噶尔盆地为主,是历经多轮次勘探后被弃置的边角区。已探明储量呈现两个极端:浅层油稠流不动,“跺几脚都不变形”;深层油低渗透流不出,像深埋地底的一块块“磨刀石”,滴水不透。

优势与劣势是相对的,复杂的油藏条件成了“幸事”。面对找油、采油越发艰难的状况,胜利油田在油气开发矛盾最突出的领域狠抓创新,攻关核心技术,拿起“放大镜”“绣花针”,对茫茫地下进行再认识,创新形成了陆相水驱油藏剩余油富集理论,配套水驱开发技术,使得水驱开发年产量稳定在1650万吨以上。

目前,胜利油田已开发的40多亿吨地质储量中,采收率小于20%的有14亿多吨。虽然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却是潜力所在。

“采收率若提高10个百分点,可支撑2340万吨稳产大约20年。”胜利油田首席专家束青林说。把潜力变成生产力,关键在创新驱动。

于是,胜利油田成立8个勘探攻关项目组和8个开发工程项目组,统筹资源,集成攻关;“十三五”期间科技总投入24.96亿元,为“十二五”的1.2倍;加大科技奖励力度,年度科技奖励达到1.52亿元……

功到自然成。特高含水后期水驱开发理论、单点高密度地震技术等勘探开发9项理论、18项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获得国家级奖励3项、省部级奖励72项,专利授权1767件。

近60年来,胜利油田从陆地到海洋、从东部到西部,共发现81个油气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5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2663亿立方米;原油产量曾经连续9年保持3000万吨以上,连续20年保持在2700万吨以上。“十三五”期间,胜利油田共生产原油1.17亿多吨,超规划目标361万吨。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兼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胜利油田分公司代表孔凡群说:“作为我国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胜利油田必须持续打造核心关键技术体系,为老油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改革创效:矛盾挑战中的立身密码

近年来,原油价格不断探底。一头担着保障能源安全的国企责任,一头承受着成本效益定生死的市场压力;同时,还有管理层级多、链条长、负担重的机制障碍,以及在企业经营管理、资源资产配置效率等方面的现实矛盾。胜利油田如何立身?

“胜利油田不能减产,必须守住2340万吨原油年产量”。近年来,胜利油田通过改革攻坚、创新机制,不断破除影响提质增效的梗阻,盈亏平衡点持续下降,原油、天然气生产始终超计划运行。

从2017年开始,胜利油田长期形成的“油田—采油厂—采油矿—采油队”四级管理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油田—采油厂—采油管理区”三级管理模式。新模式下,油田16家油气开发单位以及484个采油矿、队调整为117个采油管理区。

“成本怎么支配、方案上不上,管理区自己说了算,‘店小二’变成‘大掌柜’,有了更大的自主权。”胜利采油厂采油管理五区经理周广慧说。得益于改革带来的生产要素优化匹配,油田主业单井用工下降34.7%,劳动生产率提高58%。

胜利油田整合原隶属于各采油厂的作业、维修、注汽等业务,组建15家专业化单位,将原来的“采油一家人”变为甲乙方市场关系,形成专业化发展、市场化运营、社会化创效的格局。

“原来是一家人,对质量要求不严苛,注汽量多点少点也不会太计较。现在是两家独立的直属单位,活干得不行,真会跟你急眼。”注汽技术服务中心经理、党委副书记陈军说。在保证稠油基本稳产的前提下,今年上半年,注汽技术服务中心减少注汽量58万吨,减少成本支出1.7亿元。

在胜利油田,无论是生产一线还是机关部门,矿长、厂长、处长等带“长”的称谓越来越少。上下级垂直管理、行政指令变为工作协同关系、市场责任主体关系,两级机关职能转向全力以赴为采油管理区提供管理支撑和技术服务。

胜利油田还打破机关条块化设置,推行“管理部门+服务中心”组织结构,构建“大系统、大部室、大岗位”建制。业务流程数量由859支优化为182支,审批环节由3467项优化为310项,全面提升了机关运行效率和管理效能。

随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胜利油田油气主业效益稳产能力也不断增强,彻底扭转了低油价以来成本上升、经济可采储量下降的势头。

外闯创收:调整转型期的稳定密码

信息化应用突飞猛进、组织结构持续优化,与之相伴的是劳动生产率大幅上升,但转型发展也带来人力资源富余问题,应如何妥善解决?

24261步、16.5公里……看着手机计步器上的数字,忙碌了一天的48岁传菜工张会欣,累得脸都没劲洗。张会欣原是孤东采油厂的一名采油班长,2017年夏天,他和52名干部员工离开采油业务,承揽了北京胜利饭店的服务项目。

“能创效就是好岗位”“挣一分钱比花一分钱更有价值”,这些理念如今已深植胜利油田干部员工心中。然而,刚试水外闯市场时,要顶着“央企员工”的光环去端盘子、当收银员、做园林绿化,很多人还一时接受不了。

“离油井越近,饭碗就越牢”曾是许多油田员工根深蒂固的想法。观念的改变一方面来自更精准的绩效考核,“大锅饭”一去不复返;另一方面,外闯市场意味着能在油田提供的保底工资外,依靠自己的能力获得更高的绩效收入。

“富余的人力资源是财富不是包袱。”胜利油田人力资源部副经理杨万山说。油田出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指导意见,明确油田承担业务承揽、外闯市场等相关费用成本,鼓励开拓外部市场,盘活用工存量。

目前,胜利油田盘活内部用工“动起来”5000多人、外闯市场走出去1.43万人、员工自愿退下来1.25万人,2017年以来外部市场累计签订合同额34.7亿元,“胜利”品牌叫得越来越响。

多位受访者认为,近三年是胜利油田历史上改革力度最大的三年,是极具变革性的三年。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韩辉说,得益于最大化保障干部员工利益,近年来油田改革调整涉及十余万人,却呈现了“动作大、动静小”的平稳局面。

(记者 王维东)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上海石油“易捷优选”微商城上线运营
· 山东石油清理取缔侵权加油站84座
· 【新闻故事】“三步走”挺进无人区
· 涪陵气田获集团公司“十三五”规模上产增效奖
· 润滑油公司加大OEM认证市场宣传力度
· 胜利油田获评“国家石化行业地热重点示范单位”
· 东北油气入选吉林省首批人才培训基地
· 川维化工动态管理燃煤采购采购创效
   图片新闻
中韩石化乙烯装置脱瓶颈改造检修后一次开车成功 江钻公司:把牢安全关 平安迎跨年
淮南石油:“黄装+蓝装”,共同为美好生活加油 首届“镇海基地好声音”总决赛激情唱响奋斗者之歌
   高层动态
· 张玉卓拜会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省长许勤
· 张玉卓会见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陈刚
· 马永生会见青海省海西州委书记
· 赵东会见美国麦肯锡公司客人
   行业·国际
· 油气行业决定海湾国家复苏前景
· 2021年强劲的需求将推动油价上涨
· 美银:到2023年石油需求将达到疫情前水平
· 俄罗斯1-10月原油出口下降10%
· 巴国油在Buzios油田发现“高品质”盐下石油
· 嘉实收购了BP阿拉斯加管道中游权益
· 北溪2号开始在丹麦水域敷设天然气管道
· 俄罗斯、美国将引领全球甲醇产能增长
   行业·国内
· 长庆油田年产油气当量突破6000万吨 创历史纪录
· 六千万吨特大型油气田意味着什么
· “三低”油气田如何实现产量持续攀高
· “十三五”: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 “三桶油”和管网全力保障民生用气
· 能源化工产业进入低碳转型关键期
· 实现碳达峰要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
· 青海油田建成近年油气产量稳产时间最长单井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