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石化要闻
 

巴陵石化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成套新技术获中国工业大奖

2020-12-29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12月27日上午,第六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和提名奖名单正式出炉,巴陵石化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成套新技术项目获评中国工业大奖,是中国石化唯一获奖单位。该技术成功打破了70年来国外对己内酰胺生产技术的封锁垄断,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成套技术,树立了中国自主创新技术的品牌形象。我国对国外技术和进口产品的依存度显著下降,国内己内酰胺自给率从30%上升至94%。

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己内酰胺是重要有机化工原料,作为生产尼龙-6合成纤维和尼龙-6工程塑料的单体,广泛应用于纺织、汽车、电子等利用新材料创新的众多领域。己内酰胺产业与国家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在国民经济发展与持续提升中占有重要地位。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石化花费近百亿元巨资,引进3套5万吨/年己内酰胺生产装置,分别建在巴陵石化、南京帝斯曼东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合资)和中国石化石家庄炼化分公司。传统己内酰胺生产技术存在较大优化空间,巴陵石化将己内酰胺生产技术进步方向聚焦到绿色生产工艺的研发。

20世纪90年代,中国石化组织以己内酰胺生产的核心技术—环己酮肟制备为突破口,开展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成套新技术攻关,这是当时中国石化自主创新的重大项目之一。在科技部和国家自然基金委的大力支持下,在闵恩泽院士、舒兴田院士的指导下,攻关团队精诚合作、努力拼搏,近30年来,形成了百余项国内外发明专利,成功开发新反应途径、新催化材料、新反应工程集成的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成套新技术。

该成套新技术拥有6大核心技术,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分别是:单釜连续淤浆床环己酮氨肟化制环己酮肟工艺技术;环己酮肟贝克曼三级重排技术;硫铵中和结晶技术;磁稳定床己内酰胺加氢精制技术;环己酮肟气相重排制己内酰胺技术;环己烯酯化加氢制环己酮新工艺。其中,前四项技术已实现工业应用,形成国内外发明专利137件,获省部级以上奖17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

巴陵石化无副产硫酸铵的“环己酮肟气相重排移动床新工艺”也在催化剂制备、反应工艺、产品精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了小试和中试技术研究,即将进行5万吨/年工业应用。此外,中国石化首创研发的“环己烯酯化加氢制环己酮新工艺”,碳原子利用率接近100%,能耗低,联产无水乙醇,已完成中试研究及20万吨/年工艺包开发,即将进行20万吨/年工业应用。

“中国制造”改变全球行业格局。如今的巴陵石化已成为一家大型石油化工、煤化工联合企业,国内最大的己内酰胺、锂系橡胶生产企业和重要环氧树脂生产基地。其中,己内酰胺产品链包括50万吨己内酰胺(含合资企业20万吨)、45万吨环己酮、80万吨硫铵。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成套新技术,实现了传统产业的跨越式技术进步,生产更加环保,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50%,生产成本降低,单位生产成本降低50%,万吨产能投资由7亿元下降至1.5亿元以下,减少近80%。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成套新技术,大力推动了己内酰胺及其下游产业的迅速发展,截至2019年底,中国石化已在巴陵石化、石家庄炼化、浙江巴陵恒逸等建有多套己内酰胺生产装置,生产规模达90万吨/年,占全球己内酰胺生产能力的12.16%,占国内全球己内酰胺生产能力的24.39%。我国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新技术产能达400万吨,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全球市场份额超过50%,形成了400亿元新兴产业,带动了4000亿元下游产业。

搬迁升级为美好生活贡献力量。“巴陵石化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继续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持续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做强做优己内酰胺、合成橡胶和环氧树脂化工新材料,为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力量!”巴陵石化负责人介绍,中国石化明确了以新技术为支撑,建设湖南岳阳、江苏连云港、福建古雷三个世界级己内酰胺生产基地。今年,巴陵石化总投资139.5 亿元的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在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正式启动,项目采用一批中国石化自主开发新技术,将一次建设60万吨/年己内酰胺产业链。该项目将打造成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护一江碧水”、破解“化工围江”指示精神,以及实施全国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的示范工程和标杆项目。“十四五”末,巴陵石化己内酰胺总产能将达到220万吨/年。

据悉,中国工业大奖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被誉为中国工业的"奥斯卡",旨在表彰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代表我国工业化的方向、道路和精神,代表工业发展最高水平,对增强综合国力、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工业企业和项目,以树立一批优秀标杆企业和项目,并带动形成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奖项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联合13家全国性工业行业联合会(协会)共同实施,已成功举办五届。

(何洁 徐亮亮 邱旭)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云南石油全力打造“绿色发展”新名片
· 福建联合石化30万吨/年烷基化装置中交
· 上海石化蝉联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 中国石化在广西首座加氢站建成
· 化销华东首次通过中欧班列销售西布尔产品
· 锻造高质量油气勘探开发的“博士后力量”
· 福建石油:优化零售网络 赋能高质量发展
· 润滑油公司制定2021年度质量目标
   图片新闻
中韩石化乙烯装置脱瓶颈改造检修后一次开车成功 江钻公司:把牢安全关 平安迎跨年
淮南石油:“黄装+蓝装”,共同为美好生活加油 首届“镇海基地好声音”总决赛激情唱响奋斗者之歌
   高层动态
· 张玉卓拜会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省长许勤
· 张玉卓会见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陈刚
· 马永生会见青海省海西州委书记
· 赵东会见美国麦肯锡公司客人
   行业·国际
· 英国脱欧协议导致油价上涨
· 未来几年石油供应或会达到峰值
· 疲软油价致沙特10月出口收入下降25%
· 天然气价格上涨让北美LNG开发商期待明年
· Equinor宣布在北海油田投资3.43亿美元
· 美国原油进出口均有所增长
· 丙烯成本上升 美国异丙醇价格上涨
· 国际油气巨头过去5年向圭亚那投资81亿美元
   行业·国内
· 世界上最大的模块化乙二醇装置装船出海
· 长庆油田年产油气当量突破6000万吨 创历史纪录
· 六千万吨特大型油气田意味着什么
· “三低”油气田如何实现产量持续攀高
· 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油争气”
· 江西省首个船舶LNG加注工程开工
· “十三五”: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 “三桶油”和管网全力保障民生用气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