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1-21 来源:中国石化报 |
![]() |
![]() |
石化新闻![]() |
杨小燕:一步一步都是守护 李亚伟 那个风雪夜,回家的路无比漫长。 空寂的街道上,杨小燕孤独骑行着。雪花乱舞、冷风刺骨,加上一天的劳累,她实在蹬不动脚踏板了。只能骑一阵、歇一阵,再推一阵。那时,忽然有种撑不住的感觉:实在太累了。女儿担心地打来电话,她强忍泪水说:“妈妈马上到家。” 2020年1月24日,除夕,手机急响。“燕子,马上到单位执行消杀任务!”放下团年饭,出门前,杨小燕安慰女儿:“有突击任务,妈妈一会儿就回来。”没想到,这个突击任务,竟持续了100多天。 距离“暴风眼”武汉100多公里的江汉油田,正在打响“五位一体”疫情防控阻击战。与员工家属生命健康安全紧密相关的环卫消杀工作,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杨小燕所在的基地中心环卫班,负责钻南小区82栋楼229个楼道,9.7万平方米公共区域的环卫保洁工作。“我是班长,是唯一的党员,我不上谁上?”她毅然带着新组建的消杀突击队,奔赴最前沿。 从那天起,体重不足百斤的杨小燕,每天就和20公斤重的打药桶“绑”在一起。一栋又一栋楼,一趟又一趟上下奔走,腿似灌铅般地重,护目镜沾满水雾,大冷的天,防护服里的工衣却总被汗水浸透。 很苦很累。可每当队员穿着整齐的防护服在小区各个角落消杀时,看到居民投来期待和信任的目光,听到“只要看到消杀队,心里就踏实”时,大家的劲头儿又足了。 比苦比累更可怕的,是直面病毒的风险。随着疫情发展,小区先后出现1名确诊病例、6名疑似病例,涉及的7栋居民楼被封闭。刺眼的警戒带、冰冷的大铁门,恐慌的情绪在小区弥散,甚至蔓延到环卫班。 她安抚大家情绪:“我们有全套防护服,只要按规定穿戴好,不会有事的。”然后再次站出来,承担起重点区域的消杀任务。 其实,她也害怕,感觉楼道每个角落都充斥着病毒。第一次进入重点楼道消杀时,是主管付钟响陪着她。她也不断给自己鼓劲:“必须撑下去,不能让病毒跑出楼道!”因为她明白,身后是更多居民的安危。 每一步都是一场战斗。7个重点楼道,每天3次消杀, 5103个台阶。杨小燕咬牙坚持着,单位几次安排她调休,她都谢绝了:“我不能把风险留给别人。” 除了险,还有很多的难。疫情期间,很多居民不能下楼,垃圾袋堆在门口,保洁工作量陡然增至3倍。丈夫远在焦石会战,杨小燕每天5时起床,简单炒两个菜,一份留给女儿,一份自己带上当午餐。 忙完保洁再配药,往热水里配比消毒剂时,气味刺鼻常常令她窒息。皮肤敏感,又长时间戴口罩,面部大片红肿奇痒。非常时期,基地中心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岗位人员捉襟见肘,杨小燕又主动去发宣传单、张贴温馨提示,到小区大门“客串”门卫…… 那个风雪夜,11公里的回家路,她走了很久。守到深夜的女儿,看到妈妈进门,一把抱住她。杨小燕推开女儿:“先让我洗洗,别把病毒传染给你了。”女儿却紧紧抱住不放,哭着说:“妈妈,我不怕,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在一起!” 暖意翻涌。坚强的杨小燕又一次流泪了。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啊,她身后有居民的信任,有环卫战线兄弟姐妹的支持,还有家人的陪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