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19 来源:中国石化报 |
![]() |
![]() |
石化新闻![]() |
春节期间,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近 200名干部员工坚守海上一线,加强海上平台现场维护管理,对重点部位、薄弱环节开展隐患排查和整改,随时处理突发故障,确保海上平台安全生产。图为 2月 14日,大年初三,员工正在巡检原油管线。任海军 摄 北京石油切实做好员工就地过年服务工作,组织留京的外省籍员工开展猜灯谜、健身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图为 2月 15日,公司员工薛洁为同事拉小提琴。本报记者 胡庆明 摄 杨 蕊 文
30分钟的年夜饭 本报记者 张 欢 通讯员 李 燕 2月11日,大年三十,焦页42号平台员工郭燕红穿上红工衣、戴上红耳环,这是她迎接新年的装扮。“红工衣作新衣,来年也是红红火火的。”郭燕红笑着,早早和同事一起备好了坚果零食,在铁皮屋檐下挂起了腊肉。再算上江汉采油厂采气服务部慰问送来的米面油,焦页42号平台的新年很是富足。 今年受疫情影响,江汉油田提倡员工就地过年。焦页42号平台今年共有14名员工在岗,原本计划休假的4名员工都选择继续留在岗位上。这个决定对他们来说是艰难的。采气岗是连续工作岗位,气井生产不停,员工工作不停,即使按照正常排休,春节期间也只有四分之一的人才能回家,这也意味着一个人四年才能轮到一次回家过年的机会,一旦放弃就又要等一年。“有的时候也会想家,但是这里的岗位更需要我。”班长曾伟说。 既然在当地过年,就要把年过好。下午,留站的员工聚在厨房,拿出了自己的拿手好菜,芦花鸡汤、藕盒、肉圆、梅干菜扣肉、春卷、红烧鱼……员工们都有在外会战的经历,最北到过吉林,最南去过海南,最西走过新疆,每个人的家常菜都综合了各个地方的特色,很是丰盛。包饺子是所有人都要参与进来的项目。六七人围成两桌,切面块、擀面皮、包饺子,忙碌有序。 6点刚过,忙活了一下午的年夜饭终于端上了桌。在偏远站点焦页30号东平台驻站的两名采气人也赶来一起团圆。但这顿饭结束得格外快,不到30分钟,满满当当的饭桌就已经空了一半。班长曾伟习以为常:“他们等一下还要去巡井。” 晚上7点,在普通人家吃着团圆饭等着春晚的时候,员工陈广秀和蔡德锋走上了长达两三个小时的巡井山路。山区里的人家开始陆续放烟花,爆竹声此起彼伏。陈广秀有点担心:“烟花爆竹不能靠近气井,今晚巡检要特别小心。”记录气井数据、检查是否跑冒漏、给设备加药,他们熟练地做着日常的巡井工作,让这一集气站的天然气平稳输送到远方的千家万户。
老华侨寻回“妈妈的味道” 本报记者 黄嘉莉 通讯员 张凤娇 “包子,我要吃包子!”2月11日,大年三十晚8点,广东江门利安南加油站里来了一位老人,看起来七八十岁的年纪,嘴里念念叨叨,靠着一根拐杖坐在加油岛上。 站长胡洪峰赶忙跑到老人身边,但是无论如何询问,老人只念叨着要吃包子。“还真有包子!”胡洪峰将老人扶进加油站,打算交给妻子余秋凤照看下,等待老人的家人前来。 “我要吃包子!”老人一进门,就被一股浓郁的包子香味激活了似的,兴奋得手舞足蹈。余秋凤正在忙着蒸包子,三大笼有60多个。 原来,利安南加油站自从2013年初转为委托制管理后,胡洪峰就跟妻子承包了加油站,夫妻俩用心经营,除夕蒸包子、初一蒸年糕成为加油站远近闻名的特色服务。尤其是除夕的包子,因为用的是地道的土法手艺,不少客户慕名前来购买。 余秋凤从蒸笼里夹起一个包子给老人。老人也不嫌烫,呼哧呼哧三两下就吃完了。又夹了一个、两个、三个……老人家一口气吃下6个包子后,突然哭了起来。“我以为,这辈子都不能再吃到老家的包子了!”余秋凤这才想起来,眼前这位老人正是很久以前来过加油站的印尼华侨。 此时,老人的儿子也来到加油站,老华侨的故事被揭开。2013年,老人回国寻根。那年除夕,老人一家来到利安南加油站加油,热情的胡洪峰将刚刚蒸好的包子送上,老人尝了一口热泪盈眶,说是吃出了“妈妈的味道”。老人是第三代华侨,那年的寻根之旅让老人萌生了将生意搬回国内的想法。 回到印尼后,老人着手盘点生意,准备回国发展,一晃眼8年过去了,直到2021年初,老人一家才又回到老家。一回到家,老人心心念念就是加油站里“妈妈的味道”,所以才有了老人自己找到加油站吃包子的一幕。 “出门在外都不容易,大家都把加油站当家了,知道这里有包子,都是掐着点来呢!”胡洪峰8年的坚守,让加油站成为万千客户心中温暖的港湾。 岗位上的最后一个春节 郑艳娥 2月26日是50岁的陈雪平退休的日子,这个春节是她在岗位上过的最后一个春节。2月12日,大年初一,陈雪平像以往无数个在岗的日子一样,早早来到班上,完成交接程序后,就开始认真地翻看DCS画面,查看各项生产参数。 陈雪平是荆门石化公用工程部二区的一名操作工,1993年,她从荆门石化工贸公司调入当时的空分车间。“从最开始的一窍不通到考取‘首席操作员’,我认为只要努力付出,没有什么学不会的。”说起工作,陈雪平眼里有光。 单位建议她从本月初开始休年休假直到月底退休,但她要求继续上班。“以后休息的时间一大把,可上班的日子就这一二十天了,跟同事相处这么多年,心里真的不舍得。”陈雪平一边巡检一边回忆着与同事们相处的美好时光。 多年来,不论对待同事还是陌生人,陈雪平总是满腔热情,谁需要帮助她第一个伸出援手,谁家遇到难事她总是挺身而出。2006年,她正式加入荆门市义工联合会,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参加义工活动,2019年10月她荣获“荆门市五星志愿者”称号。 “去年疫情期间,我作为志愿者在社区做服务时,看到社区很多老人冒着寒风在超市外排长队买菜,疫情严重小区封闭时,一些空巢老人买菜不会网络操作向我求助,我心里就在想,以后一定要成立一个‘石化志愿者服务中心’。”陈雪平说起退休后的打算,“我准备把这个春节的加班工资全部拿出来,作为‘石化志愿者服务中心’的启动资金,我和我的志愿者伙伴们想为石化社区的这些老人提供帮助。我在工作岗位上虽然退休了,但我想在志愿服务的岗位上重新上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