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能变成经济效益吗?去年利润创历史新高,零售规模和质量保持销售板块前列的江苏石油,持续不断推动数字转型,挖掘数据价值,这一实践,对该问题作出肯定的回答。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量爆发式增长,大数据引起了各个领域的关注。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积累了各种类型数据,比如客户信息、销售交易信息、行为数据等,这些数据承载了各个消费群体的信息,成为极有价值的资产,应用大数据正逐渐成为商业竞争的关键。与市场和用户有着广泛联系的油品销售企业,更是迫切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大数据可以进行市场整体分析,了解目前市场的整体变化趋势,有计划、有目标的调整产品销售,降低库存积压和商品滞销的风险。利用大数据来为精准营销服务,进而深入挖掘潜在的商业价值。通过对消费记录的认真分析,可以对客户进行精准画像,找出迫切需求信息的匹配人群,精准推送相应的服务。还可以通过买家在购买商品时的行为分析出买家的信誉情况和购买力,进而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据国外的经验,在全面实现成品油销售信息化管理后,相对以前的人工管理方式,信息及时性可增加50%,库存下降30%-50%,油品调配的灵活性可增加20%,数据准确性可提高25%,带来的效果是油品流通率提高30%,资金周转率提高20%。
企业欲将数据变成经济效益,不仅仅是将原有的管理和经营模式实行计算机化,更需要在管理上持续不断推动数字转型。信息化是一场管理革命,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业务流程的标准化,组织机构的精简,竞争机制的引入,监督管理的严格化,必将带来对企业员工的冲击。面对石油石化行业激烈的竞争形势和当今客户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不搞信息化没有出路,企业只能不怕一切困难,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利用信息技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面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方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姚耀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