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石化要闻
 

石化机械股东大会集中审议通过19项议案

2021-03-11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3月9日,石化机械召开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集中审议通过《关于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的议案》《关于公司未来三年(2021-2023年)股东回报规划的议案》等19项议案,标志着该公司定增募投项目和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正式开始实施。

  根据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石化机械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亿元人民币,且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数量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电动压裂装备一体化服务、螺旋焊管机组升级更新改造系列工程、油气田增压采收压缩机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3大项目。

  电动压裂装备一体化服务募投项目的实施,着力在石化机械压裂泵、高压管汇、控制系统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技术沉淀的基础上,结合前期应用经验和市场需求,进一步优化系统配置和结构,助力公司电动压裂设备在技术性能、应用可靠性和经济适用性等方面取得新优势新突破,带动非常规油气开发电驱压裂服务,有效推动压裂工艺进步,提升作业安全性和作业效率,助力油气田高效低成本绿色开发。

  螺旋焊管机组升级更新改造系列工程募投项目的实施,着力把握国家油气管网建设带来的市场机遇,进一步发挥石化机械在油气焊管品牌、质量、一体化等方面的优势,从项目设备选型、工程设计、生产线投产等各个方面,通过技术手段,开展螺旋焊管机组改造更新、配套电液控制系统安装调试、改扩建原螺旋焊管厂房等,重点提高螺旋焊管的生产线效率、形状尺寸精度、焊接接头质量,降低钢管制造成本,进一步建设精焊产能,实现螺旋焊管产能的整体升级,适应油气管道工程对高钢级厚壁钢管等质量需求。

  油气田增压采收压缩机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募投项目,着眼于推动压缩机智能化发展、集输气增压市场和储气库压缩机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开采条件趋于多样化条件下复杂机型新需求,主要为建设油气田增压采收系列化智能压缩机产业,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石油石化压缩机制造商和一体化装备服务商。

  根据股东回报规划,未来三年,石化机械将以现金分红为优先方式,并与股票等其他法律法规允许方式相结合,进行利润分配。

  石化机械是A股上市企业,主营油气装备工具研发制造及专业技术服务,涵盖陆上及海洋石油工程、油气开发、油气集输等领域,主导产品现有钻井装备、固井装备、钻头钻具、高压管汇、井控装备、压裂装备、修井装备、特种作业装备、完井工具、地面测试设备、天然气压缩机、井口及地面装置、集输钢管、海洋工程装备与工具,可提供钻完井装备与工具一体化服务、压裂作业装备一体化解决方案、油气集输增压压缩机服务、集输钢管一体化供应、装备运维、特色检测等服务,已拥有牙轮钻头、固井压裂设备、油气井封层桥塞3项全国单项冠军产品。

  (孙海涛)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西南油气页岩气日产量突破400万立方米
· 福建石油部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安庆石化部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化销华中乙二醇自营取得开门红
· 长岭炼化:千根胶皮管保“油不落地”
· 福建炼化动员部署党史学习教育
· 上海石化最大规模大修改造启动
· 重庆石油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图片新闻
中原储气库群首口老井封堵成功 中国石化首套岸电系统投用
提速提效 全力上产 扬子石化坚持“定制化、差异化、高端化”全力拓市创效
   高层动态
· 张玉卓会见上合组织秘书长诺罗夫
· 张玉卓会见洛阳市委书记李亚
· 马永生到北京石油调研慰问
· 赵东会见美国麦肯锡公司客人
   行业·国际
· 布伦特油价跌至68美元 盘中波动剧烈
· 日本2月LNG现货价格维持高位
· 多种因素将澄清未来几个月天然气需求前景
· EIA:2021年美国原油产量降幅将低于预期
· 欧佩克维持减产 巨型油轮每天损失近7000美元
· 石油和天然气下一步将走向何方?
· 维多集团:美国页岩生产商不太可能增加产量
· Prime国际油气公司收购埃尼在巴基斯坦资产
   行业·国内
· 全国政协委员李灿:推动能源转型实现碳中和
· 能源碳达峰政策在途 新能源发展目标将更积极
· 四川首座储气库开始注气 破解川渝地区产供矛盾
· 塔里木油田克深气田累产突破500亿立方米
· 低碳转型任重道远 绿色金融大有可为
· 李卫:通过技术变革在主要行业提前实现碳中和
· 全国人大代表李寅:利用生物质能促进清洁取暖
· 通威集团:锚定新能源 推进“碳中和”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