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08 来源:中国石化报 |
![]() |
![]() |
石化新闻![]() |
本报记者 秦紫函 程力沛 通讯员 薛 亮 3月11日,顺北42X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日产气82.2万立方米、日产油300吨,折算日产油当量1122吨,成为顺北油气田第一口日产千吨油气井。这是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坚持靠前支撑,与西北油田深度融合、联合攻关获得的又一突破。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石勘院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任务书和“施工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史知史,汲取前进动力,坚定能源报国、科技强国追求。 当好党组科学决策的参谋部。石勘院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领学党史、带头分享学习体会,立足于科研人员爱学习、重思辨、钻业务的实际,号召大家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注重领会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并积极实践到工作中。围绕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深入开展低碳绿色能源转型和碳交易策略研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路径建议;围绕上游企业提高储采比、降低盈亏平衡点等关键问题,提出稳油增气、降本增效的新措施;持续做好《中国石化石油天然气发展报告(2021年)》编制发布,组织开展“数字盆地”和“知识库”白皮书编制,助力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 当好促进上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先锋队。石勘院党委运用院网、微信、院报等多种媒体,采用答题、党史日历、言论评论、典型宣传等形式,不断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大力宣传石油精神和石化传统,在薪酬福利、人才成长通道、人文关怀等方面向一线倾斜,发动全院不断贴近油田现场、不断做实科研成果转化。大打勘探进攻仗,积极推进矿权进退研究,强化盆地研究,加强风险勘探研究,持续推进规模增储研究,助力夯实资源基础。 当好引领油气技术革命的排头兵。石勘院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引导广大党员坚持“四个面向”,紧紧围绕打造技术先导型公司目标,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效能,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发展。石勘院依托国家实验平台和重点项目,正着力解决一批勘探开发核心技术难题,开展勘探开发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地球物理技术攻关,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积极应对能源转型,大力加强地热、油页岩、天然气水合物等前瞻技术研究,不断拓展新能源业务布局,助力集团公司实现绿色发展;重点开展微生物稠油降黏剂、石油烃污染原位生物修复技术等新技术产品转化应用,持续推进抗高钙镁增黏剂等成熟技术产品的市场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