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来源:中国石化报 |
![]() |
![]() |
石化新闻![]() |
随着我国能源体系低碳化智能化转型加速,新一轮交通能源变革兴起,汽车产品形态、能源消费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为传统石油化工产业、汽车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交通能源转型是保障能源安全、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中国是汽车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也是油气进口第一大国,2020年原油对外依存度达73%,石油消费比重增加与自给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凸显。同时,尽管清洁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仍给环境带来一定压力。为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作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我国能源转型发展提供指引。 双轮驱动使得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快车道。我国新能源汽车成交量连续6年居全球第一,累计推广超600万辆,占全球一半以上。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比2019年下降2%和1.9%,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以136.6万辆、136.7万辆创历史新高,比2019年分别增长7.5%和10.9%,成为促进汽车产业回暖的新锐力量。 作为我国能源化工行业领军央企,保障能源安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石化必须答好的时代考题。中国石化积极拥抱能源革命,提出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的愿景目标,加快构建“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主动顺应交通能源转型大势,在巩固传统成品油销售优势的同时,将3万多座加油站全面开放,合作布局充电换电、加氢业务,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携手汽车及相关行业共同推动产业示范和升级,于变局中开新局。 深化跨行业创新合作,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新能源汽车产业涉及动力电池、燃料电池、整车、氢能、电力等,覆盖面广、产业链长;大型能源化工企业生产科研力量集中,在材料研发上有着雄厚实力,在产业布局上有着独特优势,二者合作潜力巨大。只有各方积极探索创新合作模式,持续提升自主研发水平,掌握更多核心技术、前沿技术,才能在通往未来的跑道上占得先机。中国石化4月15日牵手蔚来投用全球首座全智能换电站,充分发挥双方网络、技术优势,为能源化工企业和车企合作、传统动能和新动能结合提供了借鉴。 新征程已经开启,能源化工行业和汽车行业必须把握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红利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交通能源转型中打造新的效益增长点,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本报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