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7-09 08:35
编者按:
7月8日,第九届“感动石化”人物发布活动在集团公司总部隆重举行。
第九届感动石化的10个人物和团队,是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石化员工的杰出代表。他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传承石油精神、弘扬石化传统,以精细、严谨、务实、创新的作风,在生产经营、科技创新、国际化发展、党的建设、履行社会责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领域作出不平凡业绩。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制定之年。奔赴新征程,让我们一同向榜样学习、将感动延续,勠力前行、汇聚奋进力量,用实干笃行奏响时代强音,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石化新篇章。
康玉柱 柱石定山河
致敬词
石油在地质家的脑海里,更在地质家的信念里。
踏遍戈壁,挑战禁区,甩掉海相无油的帽子,撑起能源安全的脊梁。
塔里木盆地的每一粒沙,都铭记着你的赤子之心。
白首犹作勘探人,仍向地心问宝藏。
康玉柱,1936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何梁何利基金区域创新奖等。
康玉柱1956年考入长春地质学院,毕业前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填报工作志愿时,他写道:“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这句话是康玉柱一生的信条。
工作65年来,从地质部到中国石化,从投身华北到扎根西部,油气勘探足迹遍布半个中国,主持或参与发现104个油田,为国家油气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1960年至1970年,康玉柱在东部四大盆地及河西走廊开展多轮次的油气资源前景评价和选区研究,为国家及有关部门制定油气发展战略及部署勘探作出积极贡献。1970年,康玉柱带着李四光部长的重托,率领一支小分队挺进塔里木盆地。他主持部署沙参2井,甩掉了中国海相无油的帽子,开辟了我国古生代海相油气勘探新纪元,拉开了塔里木找油大会战的序幕。1990年,他主持部署了塔河油田第一口发现井沙23井,实现了新地区、新构造上的重大突破,发现了塔河油田。随后,他在沙23井附近部署的3口探井均获高产油气流,塔河大油田得以定型,成为中国首个古生代特大油田。康玉柱始终坚持创新,一次又一次在被放弃的区域实现了令人惊叹的油气突破。
如今,年近90岁的康玉柱,仍每天早8时前来到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办公室,准时开启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