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7-09 08:35
简建超 大道当至简
致敬词
数不清的参数里“淘金”,无数次模拟中“炼宝”。
极致是撬动跃升的密码,超越是刻进骨髓的基因。
你说,真正的创新,是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献给行业。
以广大之志,尽精微之职。
优化作桨,能效领航。
简建超,1983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青岛炼化炼油工艺专家,中国石化劳动模范。
从2005年入职青岛炼化起,简建超就把“动态优化”4个字刻进了职业生涯。2010年担任生产优化团队负责人后,他带着18人的队伍在装置操作、节能降碳等领域持续攻关,让传统炼化工艺焕发新活力。
常减压装置是炼厂的“龙头”,每小时需要消耗大量蒸汽。简建超发现,装置自产的蒸汽不够用,还需额外补充。2022年秋天,他带着团队在现场采集了2.2万个运行参数,建模、测算、模拟操作127次,找到了破解之道。“把柴油原料出装置温度调低10摄氏度!”看似细微的调整,让装置每小时多产4吨蒸汽,仅此一项,每天就节省成本1.15万元。
在简建超看来,一个人的本事再大,也比不上团队的力量。他把自己的“独门秘籍”编成教材,带着新入职的大学毕业生练软件操作。如今,青岛炼化每套装置都有能熟练使用3种优化软件的工程师。
深耕动态优化15年,简建超率领团队持续创新生产要素配置,累计优化项目932个、创效7.6亿元。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青岛炼化建立起覆盖全厂22套生产装置的炼油全流程数字模型,装置之间余热直供料率提高6%,连续12年位居全国原油加工行业“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首位,原油加工效益持续领先。
“现在全球炼油产能过剩,就像在‘红海’里行船。”简建超说,“但我们有动态优化这把桨,能在大风大浪里闯出新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