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金点子第八期

聚焦“专精特新”推动高质量勘探


油气勘探,物探先行。多做物探少打井、千方百计增储上产,已成为上游板块的共识。作为物探人员,为油田提供高品质地震资料是第一要务,面对苏北盆地地震资料信噪比低、构造破碎、圈闭面积小等特点,建议地震资料处理围绕“专精特新”下功夫:一是人才专业化,根据勘探需求和人才特点进行专业化分工;二是科研精细化,深化断控建模、正交各向异性建模等专项技术研究,向高精尖发展;三是技术特色化,新方法新技术本土化应用,形成适合苏北盆地特色的技术系列;四是领域新颖化,突出跨界创新,在交叉领域创新,推进处理解释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江苏油田物探院资料处理党支部书记  许冲)

加大油藏动态监测力度


动态监测贯穿油田开发的整个过程,是油藏开发工作者的“地下眼睛”,是开发后期油藏潜力认识不断深入和调整治理的重要依据,是提高最终采收率的保障。但自“十二五”以来,受成本紧张等因素影响,动态监测工作量逐年下降,2017年以来随着油价回升工作量略有增加,但对比“十二五”初差距仍然很大。建议逐步加大油藏动态监测力度,尤其要加强分层动用状况监测,以便不断深入和精准认识油藏潜力,从而高质量指导油田效益开发。(中原油田文卫采油厂开发地质专业技术专家  陈俊革)

项目建设物资保供引入信息化、数字化管理


引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是提升项目建设物资管理水平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信息化可以提升物资材料出入库的精准度和及时性,数字化可以实现物资材料管理与项目建设施工进度之间的无缝对接,通过智能化引入二维码仓储管理,可以让物资材料实现从业主或总包仓库领取、验收、保管、发放的全流程、全方位跟踪,有效规避了材料错用、误用风险,在物资材料供应这个源头,严把项目建设施工质量关口,有力杜绝不合格材料流入到施工作业一线。比如十建公司在承建扬子石化炼油结构调整项目建设中,项目部在管道数字化车间系统搭载了材料智能化排产程序,通过与物资材料管理软件程序相结合,可迅速计算出每条管线材料的匹配状态,精准制订预制生产计划,有效解决了以往因管线材料到货不匹配而造成的预制不彻底、重复施工等问题,实现了项目建设物资材料精准保供、及时保供、高效保供的目标。(炼化工程十建公司扬子石化炼油结构调整项目物资设备部部长  曲维良)

建议加快后备站长培养体系建设


加油站是销售企业增量创效的最小经营单元,站长队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避免出现“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局面,建议加快研究部署后备站长培养体系建设。拓宽后备人才引进渠道,加大与当地大中专、职业院校的合作,以校企合作方式引进“职业化”人才;落实在岗培养,以提高技能和资格培训为抓手,推进全员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认定和持证,用活创新工作室和智囊团、攻关小组、站长站等平台,全员练兵,切实提升人才综合素养;完善跟踪考评,将预期目标静态考核和过程管理动态跟踪考核相结合,让能干者能上、有为者有位,不断激活人才库潜力。(广西梧州石油党委办公室管理员  潘雪樱)

高质量做好新闻宣传服务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新闻宣传战线要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线,紧扣大力实施高质量发展行动部署,聚焦打造强大战略支撑力、强大民生保障力、强大精神感召力的中国石化新使命,突出补短板、强弱项、提质效,在及时响应中央精神、准确传递党组声音、深入报道工作亮点、生动讲好石化故事、充分展示央企担当、做好媒体发行落地等方面靶向发力,用更多有品质、有思想、有温度的作品,内聚人心、提升战斗力,外树形象、增强竞争力,上下联动、形成聚合力,协力奏响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石化新篇章的奋进强音。(济南炼化党群工作部高级主管  孙丽颜)

(本期推出时间为2023年6月16日)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下一页
  • 全文阅读

中国石化新闻网 出品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