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金点子第二期
推动新能源向产业发展转变
绿色低碳转型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江苏油田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建设跑出加速度,但仍然面临绿电消纳不平衡、产业化路径不足等难题,我们需要深入思考新能源建设如何从“油田自用”向“产业发展”转变,建议推进新型储能技术在油气生产规模化应用,充分发挥其调峰调频、应急备用、容量支撑等多元功能,促进储能与新能源协同发展。同时,深入开展风、光、热、氢多能互补技术研究,打造多类型“新能源+”示范工程,提高新能源开发效益。(江苏油田工程管理部总经理 李凡磊)
打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企业发展,人才是关键。石化企业要进行顶层设计,建立健全育人用人留人工作机制,制定适合企业中长期发展的人才战略,采取内部培养、外部挖掘引进、薪酬激励留用等举措打通人才通道。结合改革转型和天然气行业发展前景,立足“三基”,加强基本功训练,通过岗位大练兵、技师导师带徒、技术大比武、技术论坛交流和培训考核激励,党政工团齐协力,为员工技能提升搭台唱戏,培养一批高精尖、复合型人才,解决技术人才、熟练操作工缺乏断层的现状,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注入强劲动力。(中原油田天然气处理厂项目开发管理部管理主办 李敬良)
奏响“融合曲”唱好特色“戏”
石油石化生产经营的产品有特色,发展才有活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要以资源为依托,唱好特色“戏”,培育壮大优势产品,以技术创新为抓手,大力发展新产品、新业态,打造特色品牌。同时,还要奏响“融合曲”。利用石油石化产品、企业文化资源等,让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相融合,将产品链条拉长变“粗”,让特色魅力更加彰显,让产品价值不断提升,让特色产品长出“翅膀”,“飞”得更远,让企业员工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效益,一起走向共同富裕。(茂名石化热电分部电气二车间职工 柯思恩)
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四把金钥匙
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四把金钥匙:实力、人才、绿色、改革。首先是实力,要加强创新、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升品质和竞争力。其次是人才,注重选拔、培养和激励机制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再次是绿色,重视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清洁生产和新能源技术应用。最后,要改革创新,优化管理体制、推动信息化建设、唤醒员工的创新思维。(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盆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师 杨帆)
根据业务变化加强技能培训
目前加油站新业务项目多,对站长业务技能要求高,建议可以开展小班模式的夜学,针对加油站业务技能标准化、新业务遇到的问题处理流程以及基础管理较差的油站能力提升等方面开展培训。培训讲师可由区域管理人员担任,既能加深区域机关人员对油站工作的了解,也可以通过言简意赅的总结让油站员工掌握技能。同时,培训要注意避免“一锅烩”式的大会型培训,以小班培训模式因材施教,补强各站长的业务短板,提升区域的整体基础管理水平。(浙江绍兴石油越城区域主管 李翼江)
强化24小时不断线现场巡检制度执行
为保证生产过程全面受控,建议严格落实各装置外操人员实行定点定时巡检,专业部门在巡检路线适时设置定点小卡牌,抽查员工巡检质量,并实施现场巡检在监控视频下的交接,确保24小时现场巡检不断线。同时,制定各装置高空巡检制度、地面重点区域巡检制度,各管理部门及车间专业人员、维保人员等不同层级、不同专业对装置实行错时段交叉巡检,确保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中科炼化东兴分部综合管理部秘书 吴晓冬)
建议大力推广网电钻机、发电机
不论从节能角度,还是环保角度,都要大力推行网电钻机,减少柴油钻机、柴油发电机数量,非必须全用网电。用网电时,也要精打细算,做好用电时段的效能分析,加大峰谷时段用电,降低峰值时段用电,用足国家政策红利,有效降低用电成本。(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党政群工部职工 邓小荣)
安装泵送地滑轮反光条
石油工程夜间作业是常事,泵送射孔夜间施工作业时,使用的地滑轮带有扶正架,夜间施工时,无法清楚地看清扶正架的位置,存在施工安全隐患。我提出在地滑轮扶正架周围粘贴反光条,利用绞车后灯光反光进行照明和警示,增加夜间施工安全性。这项建议得到公司采纳,目前分队已在地滑轮扶正架周边粘贴反光条,夜间施工时,绞车工及现场人员非常清晰地看到地滑轮具体位置,确保了施工安全。(经纬公司西南测控公司XN312队队长 杨再军)
(本期推出时间为2023年5月5日)